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动态
鲁山县文明实践走新走实 志愿活动成风化人
发布日期:2021-11-24 添加者: 浏览量:

11月24日,鲁山县尧山镇上坪村村口。一座红木红瓦的亭子,悬着“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站”的牌子。附近的村民坐在里面,品茶、看书,十分惬意。青山绿水间的文韵雅致,也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游客。

鲁山1.jpg

尧山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与乡村旅游、农村书屋建设、人居环境整治、乡风文明营造等工作有机结合,因地制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、新时代文明实践游园、新时代文明实践读书亭等,创新活动形式,推动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走新走实,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,打造成了一处处独特的风景线。

鲁山2.jpg

今年以来,鲁山县从阵地建设、项目建设、组织建设、队伍建设等方面统筹发力,下足功夫打通服务群众、教育群众、凝聚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并制定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(站)建设考核办法》,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向纵深开展。

按照“四有”标准,加强阵地建设。鲁山县按照有培训教室、有活动场所、有工作制度、有专人负责“四有”标准,建设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;乡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则有办公场所、有活动空间、有人员负责;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农家书屋融合,把阅读活动纳入文明实践系列活动。截至目前,全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、实践所26个、实践站555个、实践基地16处。

把握时间节点,组织实践项目。鲁山县瓦屋镇楼子河村农民文艺志愿者服务团,围绕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举办演出160余场,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次。鲁山县围绕乡村振兴、健康卫生、文化文艺、移风易俗等方面,从群众需求出发,利用重要节庆、节日等时间节点,集中组织接地气、受欢迎、有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。市级文明家庭晋喜梅等12户传统文化爱好的家庭,致力于书香鲁山建设,定期组织开展国学诵读公益活动,累计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。

动员社会力量,加强组织建设。走在鲁山县城乡社区、景区景点和窗口单位等公共场所,都能看到学雷锋“文明使者”志愿服务站的身影,共同形成了点多面广、功能完备的“15分钟服务圈”。鲁山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工作,并鼓励县级志愿服务联合会或协会入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为其提供办公场所、项目承接、活动资金、人才培训等支持。目前,已涌现出十余个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,其中张官营镇营东村杨向红义务带领村民传承葫芦烙画技艺,被评为“河南省优秀文化志愿者”。

突出本地特色,加大队伍建设。鲁山县团城乡老年互助协会会长范钦宪组建了“夕阳红”志愿者团队,20208月至今,已义务为群众理发1800余人次、焊接生产生活用品500余件、开展果树嫁接及畜牧养殖技术培训4500余人次。鲁山县加大志愿服务队伍建设,县级层面配置“10+N”支志愿服务队,“10”即理论政策宣讲、文化文艺服务、卫生健康、助学支教、科技科普、法律服务、生态环保、孝善敬老、移风易俗、扶贫帮困等10支常备队伍,“N”即5支以上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。鲁山县还规定,在职党员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5小时,对涌现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乡镇,在评比考核文明实践工作时给予加分。

如今,鲁山县广大干部群众依托文明实践场所,打造文明实践大矩阵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精神面貌,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,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(站)也成了服务群众、凝聚群众的温馨家园。

鲁山县以尧山镇等为试点,全方位加强对文明实践场所的建设和管理,不定期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建设及使用情况检查督导,考核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。通过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,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建设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平台、做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平台、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长效平台、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聚合平台、综合利用阵地资源的集聚平台、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服务平台。